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教师悦读成长计划|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解锁好课堂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0: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 编辑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教师 刘倩倩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魏勇老师的随笔集,书中诸多观点和理念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初次翻开这本书,我便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后,思绪难平,书中观点与自身教学经历相互印证,让我对如何上好课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的课堂让学生“满腹狐疑”,好的课堂给学生带来惊喜!这一观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理想课堂的探索之路。

“事实上,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时,老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否则,学生跟老师对话只是为了迎合老师。”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回想起初登讲台的情景,恍若昨日,如今已过去多年。在执教过程中,我不断重新审视自己选择的这条教育之路,它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但我始终怀揣着不甘平庸的心,一次次挑战自我,探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答案。

换位思考,满足学生心底的期待

我们都曾是学生,那时的我们,想必都不希望老师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简单复述书本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只会感到乏味并抵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呢?书中给出了精彩答案:“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好课给学生惊喜!”

课堂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兴趣是最佳途径。正如书中所说,老师需要跨界,精心设计问题,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拆掉课堂的“围墙”,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风景。“让学生满腹狐疑”如同小说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惊喜”恰似小说高潮,引人入胜。这样的课堂,知识鲜活,效率倍增,怎能不让学生喜欢?

激发潜能,来一场精神上的历险

走入学生心灵,唤起他们的兴趣,是这本书的重要理念。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理想的课堂亦应如此,教学不是用皮鞭驱赶羊群般生硬,而是唤醒学生心底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潜能,引导他们获取知识。如此,既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又能培养自学能力,这正是打开新课标大门的钥匙,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探索之旅。

思想碰撞,达到认知升华的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些课十分成功,可试图复制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作者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论述与归纳:“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反思自身教学,确实如此。精彩的课堂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念学生,捕捉思想闪光点,才能点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对下节课满怀期待。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内涵丰富,值得反复研读、深刻领悟。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索验证书中理念,从中汲取更多养分,努力打造受学生喜爱的优质课堂。

相关文章:

未来之城如何打造“未来教育”04-30

多所高校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今年有何新变化?04-27

泰州市姜堰区:创新驱动 打造智慧教学新范式04-27

艺术圈的跨时空对话04-27

当迟到的学生遇到“戏精”大爷 直接情绪价值拉满04-27

陪伴成长 自护领航04-26

课堂筑梦培桃李 书香漂流润童心04-23

教师悦读成长计划|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解锁好课堂密码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