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豫北医学院:中外学子用脚步丈量河南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8:5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亚伟 通讯员 王玲玲

清晨的洛阳龙门石窟,阳光洒在卢舍那大佛慈祥的面容上。来自摩洛哥的国际学生玫瑰仰望着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雕像,轻轻触摸着斑驳的石壁,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太震撼了!"玫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在我们摩洛哥的非斯古城,工匠也用雕刀讲述信仰,只不过载体是马赛克而非岩石"。她的身旁,中国学生刘颜翠正在用手机记录这一场景,她们还不时交流着对唐代艺术的看法。

这是豫北医学院2025年“行走河南·感知河南”中外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普通场景,6月下旬以来,来自6个国家的14名国际学生与16名中国学生一起,踏上了一段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旅程。此次活动由豫北医学院外事部主办,行程涵盖新乡、郑州、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活动中,中国学生担任双语文化讲解员强化传播能力,国际学生通过实地探访深化文化感知。

在为期10天的研学中,学子们走进清明上河园体验宋代市井风情,尝试糖画制作,抚触牡丹绣品,观看千年“打铁花”,在移步易景中感受“东京梦华”的繁华盛景;漫步龙门石窟,探访洛阳博物馆,在卢舍那大佛的“东方微笑”和唐三彩骆驼的“昂首嘶鸣”中领略洛阳古都的千年风华;在郑州,他们踏访千年古刹嵩山少林,感悟“拳禅合一”的东方智慧,走进河南博物院,在文物的长河中触摸华夏文明;走进建在驼人集团的中国医学博物馆,从战国青铜手术刀的精密设计,到宋代针灸铜人的科学智慧,到智能化麻醉设备的精准调控,再到微创介入导管、可穿戴心电监测智能衣等“中国智造”明星产品,一条从历史积淀到技术追赶、并跑乃至领跑的清晰脉络展现在他们眼前。

“这一路走来,我最喜欢少林武术!以前只是和家人在电视上看过,这次是近距离观看和学习,太激动啦!活动结束后,我会把这些天的见闻,写成文字,分享给家乡的更多人!”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生Merit兴奋地说。来自豫北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郑卫毅则说:“和外国同学一起行走河南,感知河南,让我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了华夏起源。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文明从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交流互鉴中生生不息,比如在新乡参观比干庙的时候,尼日利亚的吉米就分享了他们家乡的谚语‘真理比生命更沉重’。”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遗产资源。该校副院长马波表示,本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创新采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文明对话,通过组织中外学生实地探访、深度体验,引导他们用多元视角记录真实、立体、全面的河南形象,让生动的"河南故事"成为连接世界、促进理解的桥梁。马波强调,学校将持续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在促进青年友谊与文明互鉴的同时,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注入新活力。

相关文章:

豫北医学院:中外学子用脚步丈量河南文化07-09

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07-09

学生放弃清北,老师解散群聊,谁该反思?07-08

国泰君安国际单日上涨198% 中资券商或整体受益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06-25

永久有效的“最后一课”06-25

香港求解大学“宿舍荒”06-23

晶采观察丨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新”在哪?06-15

AI解锁丰收密码丨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 干旱时也能实现高效灌溉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