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行清风拂天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7:11:00    

“曾经在城市的校园里苦读,如今到原野的风暴中驰骋,教育的根锁住流沙,年轻的心点燃梦想,大风刮过山岗,你们已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一棵大树。”8月1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2000年,15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任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5年。

2025年,新一批保定学院学子抵达且末。清晨7点,戈壁滩上凉风习习,从且末火车站走出的11名青年学子高声喊出铿锵宣言:“到西部教书去!且末,我们来了!”

自1998年河北省首批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奔赴巴州,到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河北省继续对口支援巴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再到如今干部教师、青年学子接续支边,27年来,青春之花始终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以“刮不走的教师”提升教育质量

“一所好学校,要站位有高度、育人有温度、管理有制度……”2024年8月,在且末县第一中学,保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且末分院正式揭牌并举办了首期培训班,保定学院党委书记胡连利教授开讲第一课。

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河北省采取多种形式,对巴州和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培训1300余次。“我们努力给大漠边疆留下一支‘大风刮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刘伯颖说。

2023年4月,廊坊师范学院和巴州焉耆县教科局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在学生实习、教师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2024年暑期,该校又牵头组建由京津冀三地高校和初高中优秀教师组成的19人工作团队,用5天时间进行了语文、数学、物理等6门学科的培训。“浸泡在这样的培训环境里,从量变到质变,终将会收获另一个自己。”当地教师秦思丽说。

河北援疆教师团队还在各地实施“青蓝工程”,进行“传帮带”。巴州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援疆教师齐继祥担任当地青年教师刘婉婷的导师,将自己从教20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该校还先后选派50余名青年教师到河北优质高中跟岗学习,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会把所学所悟所得化作一粒种子,在库尔勒二十三中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刘婉婷说。

同时,众多河北高校学子选择扎根边疆建功立业,成为“大风刮不走的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近3年,河北师范大学共有405名毕业生选择赴新疆就业,大部分为一线教师;保定学院先后已有186名毕业生在大漠绽放青春。

“我们会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倾尽全力!”入职且末县第二中学的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刘校辰郑重许下承诺。

以“家门口的学校”筑牢教育基底

“累计投入18.45亿元,支持23所幼儿园、8所小学、15所中学、8所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河北省近10年来支援巴州和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组统计数据。

在真金白银支援的基础上,河北省还探索出“组团+托管”模式,打造边疆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名学校。

“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老师,育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家长。”走进库尔勒二十三中,该校综合楼墙体上的几行大字很是醒目。

“建校4年,我们已有许多学生进入疆内外高水平大学就读,学校还获得了州文明校园称号和‘库尔勒市开发建设奖’。”校长解毅充满自豪。

库尔勒二十三中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新疆第一所由河北省组团托管的援疆项目学校。解毅是河北衡水中学新选派到此的校长,该校教师半数以上是河北省援疆教师。

“学校应该是‘精神特区’,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引领、陪伴,让校园成为激情燃烧的乐园,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河北省“组团式”援疆教师团队谋定办学路线并付诸行动,一举实现了库尔勒二十三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

库尔勒市第二十一中学的蝶变也令人眼前一亮。

原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的孙志强,现任库尔勒二十一中校长。他介绍,2022年,石家庄市教育局与库尔勒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库尔勒二十一中,以“组团+托管”模式打造优质品牌校。

引进49名援疆教师任教,与石家庄二中骨干教师线上集体备课,聆听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名师线上授课……短短两三年,库尔勒二十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获得当地群众广泛认可。

协调河北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帮扶新疆科技学院,填补巴州本科层次工科类、医科类专业空白;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等项目为依托,实施“承包式”援教,实现巴州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如今,在河北省的全力帮扶下,巴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以“不停步的行动”增添教育活力

假期还没结束,援疆教师孙凯就提前几天从家乡河北沧州赶赴巴州轮台县,着手准备新学期工作。从大运河到塔里木河,在他心里,轮台已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支教6年间,孙凯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当地建起“语文名师领航工作室”,带动学科教研;创建由各族师生组成的“红石榴剧社”,积极探索以美育为切口的德育新路径。

他精心创作编排的话剧《愚公移山》获得“庆建党百年全疆中小学话剧展演”两个一等奖,原创古装诵读剧《寻源问道载众生》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生动实践,以首任西域都护郑吉为原型的历史剧《碧血天山起长歌》受邀在巴州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上公演……

像孙凯一样,来自河北的一批批援疆干部教师,为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现任巴州教育局副局长的河北省教育厅援疆干部赵增弘介绍,近10年来,河北省多轮选派1500多名教师远赴巴州和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对口支援。仅2023年以来,就已选派610名教师承担当地71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

不仅如此,自2013年10月起,河北省还从省内高校选派优秀大学生赴疆开展顶岗实习,近10年间累计选派1100余人。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受援地中小学的师资短缺困难,助力提高了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

前不久,河北师范大学29名青年学子踏上前往新疆的列车,分赴库尔勒二十三中、巴州一中等7所中学,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支教。

“太行清风拂天山,一批批河北援疆师生成为助推当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库尔勒市副市长牛云飞说。

在这片无垠的土地上,河北省教育援疆的故事还在书写着……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3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相关文章:

太行清风拂天山08-23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08-14

河北赛事经济火热释放消费新活力07-23

廖岷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07-19

山西省话剧院新疆办事处成立07-17

大麦新品种亮相观摩会 产学研合作助推产业发展07-15

中考成绩亮眼!这所初中数智作业真硬核:从课堂训练到考场高分,一步到位07-14

为童年搭一座“游戏场”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