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手机到无人机,农业强省的新“机遇”| 走在前 挑大梁·述评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0:54:00    

新农人,走上兴农路;新农资,正借智耕耘。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不断激活乡土文化,山东从科技装备升级助力农业生产,到电商集群重构产业生态,以“五维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场从“手机到无人机”的农业变革,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生产方式、人才结构、治理模式的全面升级。《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的蓝图背后,山东正以“实”干作答,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新篇章。

△吴家堡每年举办丰收节,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

新农人,用流量“浇灌”未来

在@民女曹子榆 的短视频平台上,置顶着一条关于曹家大院的故事。

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95后”的曹子榆巧用流量,浇灌着农业产业升级的未来。2024年10月,曹子榆开通快手账号“民女曹子榆”,通过拍摄制作三农作品“吸粉”无数。而后,曹子榆将短视频流量当作“原始股东”,借科普现代农业技术,拓宽农产品销路,成功“撬动”实体经济,运营及合作的大棚规模超千亩。

△曹子榆 图源:@民女曹子榆

曹子榆的创业轨迹,是山东“新农人”队伍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山东“新农人”将手机变成“新农具”,借助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的强大传播力,进行农技推广、农学科普、农产品销售等,讲述着现代农业的新故事。

53岁的@沂蒙二姐 吕玉霞,是山东临沂蒙阴县的一名桃农,她通过学习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帮老乡销售蒙阴蜜桃等农特产品。据《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显示,蒙阴蜜桃等时令山东果蔬在旺季销量实现翻番。

这些新晋乡村网红的崛起,正是山东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战略的鲜活注脚。近年来,山东将培育新农人作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吸引电商运营、内容创作等多元人才扎根乡村,通过“田秀才”“乡创客”等激励机制,打造“人才+产业+文化”的融合模式。这些“带流量”的新农人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让齐鲁乡土文化借助互联网走向全国,成为文化振兴的新载体。

田间地头的飞手队

在德州“吨半粮”数字化示范基地,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小麦长势,气象站与智能灌溉系统联动;在菏泽定陶小麦智慧种植园区,灌溉机时而喷水、时而停歇,报警器接收到异常监测信号后自动作响,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运行着……现如今,山东的田间地头“长出”了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让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无人机成为山东农人手中的“新农资” 图为商河县山东智慧农业创新园区里植保无人机作业场景

与此同时,无人机成为山东农人手中的“新农资”。平度95后女孩徐素慧,学习了无人机打农药技术,很快成为整个镇上作业量最多的飞手;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鑫,组建180余名植保无人机飞手团队,用植保无人机为农田管护插上“科技之翼”。从“靠天吃饭”到“靠数增收”,这些实例表明,农业强盛正稳步转型。

近年来,山东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8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3%,在科技创新加持下,山东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

△工人只需从手机上发出指令,就能实现灌溉、施肥等作业

在齐鲁大地上,随着无人机植保、智慧大棚、海洋牧场远程监控等技术的普及,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寿光的AI种菜工厂里,巡检机器狗“旺财”能通过摄像头识别病虫害,实时传输数据到云端,后台AI模型自动生成施肥方案,这种“无人化”种植模式让人工成本下降70%,蔬菜产量提升5倍,;烟台深海智能网箱,借助先进的水下生物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和控制鱼苗的生长状态。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养殖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水质、饲料和环境等因素,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此外,深水网箱还配备自动投喂等现代化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实现了全年不间断养殖。这些“黑科技”的应用,不仅夯实了“齐鲁粮仓”的根基,更让山东农业迈向绿色化、智能化新阶段。

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各位朋友们好,欢迎来到毕庄村电商助农直播间,有喜欢我们的产品可以直接到3号链接下单。”在夏津县新盛店镇毕庄村电商小院里,主播正介绍蜜薯等夏津特产,直播间人气火爆。

2024年,毕联兴农电子商务公司成立,通过组建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利用抖音、快手等热门平台,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业务。电商小院的出现,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为毕庄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了全新活力。

△乡村市集上展销各类特色农产品

在齐鲁大地,新兴农村电商专业村的多点涌现,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在青州花卉电商村,每天有数万件鲜切花通过直播销往全国;在章丘铁锅产业带,老匠人手工锻造的铁锅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单价超千元仍供不应求……山东正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出数百个电商专业村,形成“农户+合作社+平台”的产销新模式。

据悉,依托“好品山东”品牌战略,山东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云端市场”。5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460.8亿元,增长10.3%。目前,全省共有866个“淘宝村”、199个“淘宝镇”,35个县(市)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南部山区乡村办夜市,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品牌

如今,山东通过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常态化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强化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举措,全力发展农村电商,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落地,山东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齐鲁样板上持续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记者:李震 编辑:俞丹 摄影:王锋 摄影:王倩 美编:沈悦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

山东夏季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确定!05-27

图片新闻(二)05-27

从手机到无人机,农业强省的新“机遇”| 走在前 挑大梁·述评②05-27

走!“趣”田里看看!少年们亲历“一粒米”的奇幻漂流05-27

特朗普:普京变得“疯狂”,泽连斯基说的每句话都在制造麻烦05-26

逐梦苍穹!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在广宁开赛05-25

+4!青岛“国字号”农产品再上新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05-23

事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山东最新公告!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