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壮阔的黄河源区吸引、召唤着阿来不断走进自己,启发他思考、感受并进行文学表达。2025年春天推出的自然文学作品《大河源》填补了关于黄河源区鲜有被综合描摹的空白——从生态、地理、人文等不同的角度,梳理黄河源跟我们的生命关系。阿来展现出的博物学视野,也为当代文学如何书写自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民文学》主编、小说家徐则臣认为阿来这本书的写作中有实地勘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细节,并用文学将各种故事、各种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了一块,并且表现出一种整体性的世界观、宇宙观。“从文学意义上的发现和命名上来说,阿来可以称为是一位“当代文学意义上的徐霞客”。
自三十岁时在黄河上游漫游,阿来在之后30多年的时间里,透过持续的大地行走确认了自己对于文学的感知。从《尘埃落定》到《云中记》,再到《大河源》,阿来说,自己一路走来创作的过程,“是不断思考历史、现在,不断向大自然求知的过程。”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刘凌霄对本作品有贡献)
相关文章:
银蕨农场带来纯净新西兰草饲红肉,自然馈赠下的健康美味新标杆08-22
青海省省长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08-22
重思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展览“自然契约”登陆清华艺博08-22
省公安厅、济南市公安局开展“8·15”全国生态日暨 “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08-15
10分钟左右到主城区!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通车,鲁A、鲁S牌照小客车免费通行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