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讲解+体验”!汉滨区非遗走进流水镇新庄村课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5:52:0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5月9日,汉滨区文化馆驻村第一书记陈红梅与区文化馆非遗专干走进流水镇新庄村教学点,为山区儿童精心策划"非遗进课堂"美育实践活动,通过"讲解+体验+创作"的创新形式,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皮影、汉剧脸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非遗干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非遗的神秘面纱。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带领孩子们穿越光影世界,解读"一张牛皮、十指绝技"背后千年的文化密码。在汉剧脸谱教学环节,王老师手持彩笔现场示范,从"红忠白奸紫贵青勇"的用色口诀,到"阴阳五行"的纹样寓意,将戏曲艺术的程式之美娓娓道来。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稚嫩的小手仔细抚摸、拼接着牛皮构件,银铃般的笑声随着关节转轴声此起彼伏;脸谱绘制,五彩颜料在白色胚模上晕染绽放,既有对传统程式的严谨临摹,也不乏天马行空的个性创作。"我要给关羽画上彩虹胡子!"留守儿童小垚举着自己设计的"七彩关公"脸谱,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据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自2023年驻村以来,工作队已累计开展剪纸、民歌、传统插花等非遗传承活动20余场,建成非遗展示角1处,培育少儿文化志愿者5人。"我们既要让非遗成为打开文化自信的钥匙,更要将其转化为美育教育的鲜活教材。"文化馆非遗专干王东黎在活动中强调。

活动现场,13名学生完成了人生首件非遗作品,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将在六一儿童节艺术作品展上展示。据悉,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深化"非遗+美育"模式。让传统文化真正在乡村扎下根、发出芽、开出花。

通讯员 陈红梅 王东黎

相关文章:

“讲解+体验”!汉滨区非遗走进流水镇新庄村课堂05-09

娄星区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05-08

九登央视!苏大学子以青春之声唱响五四赞歌05-07

急救蓝灯闪闪 守护沈城安宁05-06

山东教育者手记|高新超:教师的语言力05-03

“群星高照”——群文摄影家百人联展全国巡展(青海站)开展04-30

省直纵向帮扶五华县“百千万工程”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04-30

“广西三月三·那坡巷旦”暨中越边民大联欢晚会精彩上演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