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拔3500米的创造力!西藏昌都乡村少年宫成高原孩子“第二课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2:37:00    

在西藏昌都市的广袤乡村,一座座乡村学校少年宫正悄然改变着农牧区孩子的成长轨迹。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载体,这些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成为他们追逐梦想、全面发展的舞台。

近年来,昌都市坚持“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理念,以“五促”抓建设、“六抓”强管理、“五育”重育人、“三位”壮队伍,打造了131所设施完善、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农牧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夯实基础,打造特色阵地

昌都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坚持“一校一特色、一宫多品牌”的思路,充分结合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开设了一系列特色项目和实践活动。

“我们都很喜欢藏戏!”在边坝县的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身着传统藏戏服饰的孩子们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明媚的笑容、自信的表演,无不彰显着乡村学校少年宫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成长。

为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高质量运行,昌都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均配备了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多样化活动场所,并按照“专职+兼职+社会”的模式组建辅导员队伍,确保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配备1至2名专职辅导员。

在管理方面,昌都市以“六抓”举措为抓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器材管理、活动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制度,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安全开展。

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是孩子们的兴趣乐园,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昌都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德艺双馨”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

在德育方面,各校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推动德孝文化进校园,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植童心。

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方面,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了锅庄舞、热巴舞、书法、绘画、剪纸、民族乐器等特色课程,并定期举办红歌比赛、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在“乐”中长才干。

“我喜欢画画,以后想当大画家,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家乡!”小小的巴桑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美术课上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里,孩子们像拥有了“任意门”,穿梭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的奇妙。

突出特色,传承优秀文化

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昌都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在边坝县金岭乡乡村学校少年宫,刚刚组建的少儿合唱团正排练“童声里的中国”歌咏活动,孩子们用清澈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沙丁乡小学,一支《格萨尔王舞蹈》让观众领略到藏族英雄史诗的魅力;在马秀乡小学,《羌塘锅庄》的欢快节奏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

非遗文化进校园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大亮点。热巴舞、朗玛堆谐等传统舞蹈团队的组建,不仅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增强文化自信,也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此外,马武乡小学的《军体拳表演》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阅读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另一重要功能。各校通过设立红色教育阵地、读书角、阅读分享栏,组织师生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察雅县卡贡乡小学还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被评为昌都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

在藏东大地上,一座座乡村学校少年宫正以蓬勃之姿,托起农牧区孩子的多彩梦想。它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素质教育的阵地,更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未来,昌都市将继续深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让更多农牧区孩子在阳光下绽放成长的光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相关文章:

海拔3500米的创造力!西藏昌都乡村少年宫成高原孩子“第二课堂”07-07

阜阳:普高特长生招生计划公布07-02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丨点亮童心 共筑成长梦07-02

劳务品牌成内蒙古通辽就业增收“金字招牌”07-01

果然视频|淄博职业技术大学6个本科专业招生,校领导高招会推介06-28

多位奥运冠军亮相甘井子 点燃学子运动梦想06-26

永久有效的“最后一课”06-25

阅兵既体现军兵种特色 又展现一体化联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