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作物产业是战略产业、民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高效产业。我国是热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热带作物年产量4000万吨以上,年产值、进出口贸易额均超2000亿元。热作产业发展对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落实大食物观、满足人民多元化食物需求、服务高质量对外合作等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
在国家政策持续赋能与市场需求强劲驱动下,我国热作产业深耕“专精特新”、锚定特色高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品种布局不断优化。天然橡胶、荔枝、芒果等作物持续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了百色芒果、灵山荔枝等20多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种结构更趋优质化和多样化,热带水果熟期搭配更加合理。科技支撑持续强化。热作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种苗繁育、高效栽培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高端用胶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建成365个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热作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主要热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近5年热作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近10%,热作产业对热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30%。国际交流合作逐渐深化。我国在热作经贸、科技、人才等领域与各国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热作产品贸易稳步发展,技术交流逐渐深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这为进一步推进热作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找准目标定位,加快热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增动力,促进热作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一是突出种业,让当家品种本色更加亮丽。加强特优珍稀热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共享利用,加快构建现代高效育种创新体系,大力培育突破性品种,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种业支撑作用、夯实产业根基。二是重视科技,让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打造绿色先行示范区,研发推广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推行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提升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壮大产业,让群众增收基础更加牢固。培育壮大热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冷链物流和网络销售体系建设,推动三链协同构建、深度融合,促进热区农民就业增收。四是传承文化,让产业人文底蕴更加深厚。加强对热作古树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热作文化内涵和多元价值,深化农文旅融合,因地制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热作丰收季促消费等活动,积极培育特色区域品牌,拓宽农业多种功能,实现热作文化传承、品牌赋能。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 娟 郑红裕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相关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07-08
锚定特色持续深耕07-08
海拔3500米的创造力!西藏昌都乡村少年宫成高原孩子“第二课堂”07-07
锡盟正式印发实施!07-06
以路成链构筑“黄金走廊”——江西吉安吉州区精心培育电子信息产业07-05
天津首个,西青开工!07-04
劳务品牌成内蒙古通辽就业增收“金字招牌”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