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0:13:00    

“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习近平

中原内陆出海口,有座城因港而兴、以“口”为名——它就是周口!

周口港是河南唯一国家物流枢纽,年吞吐量已突破5000万吨;‌它为企业年省上亿元运费,成就巨额利润;‌它曾是三川交汇的“周家渡口”,靠一碗胡辣汤抵御湿寒、驰名中外;它更是河南省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先行者!

本期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邀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与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一起,围绕周口港这个中原开放新窗口,就“河南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雅鸣 方化祎 宋敏 郭北晨

周口的“口”是个什么“口”?

漫步沙颍河畔,我们赫然发觉,复航20载的周口港,正挺起河南内河航运的坚实脊梁:2024年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省内河货运量的87%;集装箱16.3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0%以上。

在河南运输格局中,内河航运是明显的“短板”;而在省内,不仅周口市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全省及淮河流域的唯一,周口港也已形成“1+9”港口体系,成了“短板”里最“长”的一块。

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当下,这个古码头焕然一新,被赋予通江达海、联动国内外市场的超强新使命。

应和着时代的强音,周口已然唤醒血脉中的航运基因,正将“港口”锻造成“枢纽”,成为观察中原大地开放发展、向海图强的重要窗口。

7月2日,周口港一片繁忙,几十艘船只正在忙碌装卸货物。本报记者 陈晓东 摄

家门口变出海口

盛夏时节,来到周口港·范营作业区,目光所及是层层堆叠的集装箱,在烈日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属虹彩。

“淮安”与“宁波”货柜比邻而居,中远海运的“COSCO”巨箱上还残留着青岛港的海盐气息……不同省份、不同行业的各色Logo让人眼花缭乱,标识着货物的来源、企业的足迹和贸易的流向。

这正是周口港作为“中原物流会客厅”最直观的注脚。这一片“金属森林”,印证着这个内陆港口如何有力地贯通南北、串联东西,将辽阔的中国市场乃至更广阔的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再往前走,“皖利辛货8288”的船老大李四标蹲在甲板上,望着岸上被蓝色防雨布包裹的货物,龙门吊的钢索正缓缓垂下。“今儿装的这铁疙瘩,恐怕是个值钱的家伙!”这位常年奔波于全国水道的安徽汉子颇有经验。

“这是出口澳大利亚的盾构机零部件。”周口临港开发区码头运营办公室主任段传奇看着装货单嘱咐,“从中铁装备车间来,到江苏太仓港换大船出海。这千把公里水路,务必要稳当。”“我跑船十几年,你放心!”随着最后一个部件固定好,汽笛长鸣,李四标驾船缓缓离港。

“以前咱这儿是传统农区,提起粮食最有发言权。近几年,‘港口’‘航运’成为本地人谈话中的高频词。”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局长王程清说话时总提到几个“最”:目前,周口港已成为河南乃至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

周口港“跑”得有多快?忙碌的日常就是答案——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日夜穿梭,14条国际水运集装箱接力航线全球通达。20多个国家、全国10多个省份的40余个品种货物在此集散,让“家门口”变为直通世界的“出海口”。

周口站上新风口

周口之“口”最早什么样?在周口市博物馆,我们找到了答案。

起初,这里只是一个渡口,因艄公姓周,便被称为“周家口”,亦叫周口。发展到鼎盛时期,“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乾隆年间的《商水县志》描绘了周口曾作为“水陆交汇之乡”“豫省一大都会”的漕运荣光。

但这份“百舸争流、千帆竞航”的繁盛毕竟沉寂已久,发展需时、更需势。如今,周口港再次站到了风口上。

这风口,是双重战略机遇的交汇点:乘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东风,借势河南“举全省之力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周口正以黄金水道重塑物流格局,有效破除地理阻隔,将内陆腹地转化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活力节点。

风口之下,水运的低成本红利正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周口港·范营作业区一路之隔,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内,美国大豆正通过直连港口的封闭式管道奔腾输送。“走水路,吨原料运费比铁路直降10%,这都转化成实打实的利润增长。”益海嘉里河南区总经理吴会祥算得明白。

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基地同样饱尝“甜头”。从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山西、河北的煤炭,到从周钢运出的产品,一进一出,企业每吨成品成本较陆运低两三百元,稳居行业成本控制前列。

“物流减法”碰撞“产业加法”,临港经济的乘数效应由此迸发。瑞茂通、娃哈哈、鑫丰生物等龙头企业竞相落子周口临港开发区,粮食加工、钢铁物流、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成链。聚焦打造全省临港产业发展先行区,周口港“豫货出海、海货入豫”枢纽功能日益凸显,发展成效已然可见。

数据无声,却有力彰显了复兴的脉动。今年上半年,周口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751.8万吨、同比增长55.5%,集装箱吞吐量近10万标箱、同比增长46.8%。

离港口不远处,胡辣汤摊香气氤氲,30余种香料的气息与悠长的货轮汽笛声交织——这碗源自古代漕工御寒除湿的浓汤,也正随着周口港的复兴浪潮,熬出新的时代风味。

打开中原开放窗口

周口的“口”,不仅是港口,更是中原向海图强的“开放窗口”。当下,这扇“窗口”正被奋力拓宽——

从周口港·范营作业区向东6公里,原商水县黄寨镇小集村所在,是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周口港·中心作业区。7月10日,随着堆场的龙门起重机(场桥)与码头的集装箱起重机(岸桥)开始安装,这些硬核设备的进场,让小集开始有了大港派头。

规划22个2000吨级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176万标箱——机械轰鸣声中,蓝图加紧绘就。一旦建成运营,这里能满足千吨级大型船只快速通行、高效装卸,将为集装箱货物提供专业化运输服务。一个贯通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黄金水道枢纽支点,正呼之欲出。

与其紧密相连的铁路专用线同样提速建设。“铁路与港口‘牵手’,意味着周口港功能将直抵西北腹地,大幅提升‘中部便捷出海大通道’的辐射力和效率。”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务公司董事长关京说,这种加速成型的“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正打破河南“不沿边不靠海”的先天局限,为内陆开放打开全新空间。

“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本质是让流量变留量、让过客变常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表示,周口将抓住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机遇,奋力扩大高水平开放,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

周口的探索,正是“水运重塑中原”的生动写照。透过周口港这个“窗口”,内河航运撬动高效顺畅流通体系的潜能清晰可见——它不仅为内陆省份解锁全国统一大市场红利贡献了可复制的方法论,更映照着河南“立中原链天下”的开放雄心。

“千万不要低估一条河的力量。”这感慨,如今正化为奔涌向前的行动:贾鲁河通航工程开工在即,周口港的航标,已然指向更辽阔的水域。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壮阔征程中,一幅依托江河律动、贯通多式联运、激活万里腹地的发展长卷,正以开放为笔,向着浩荡江海,磅礴铺展。

“两高四着力”大家谈

全面提升河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竞争力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决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系统部署,将“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列为十项重点工作之首。本期“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与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一起,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刘雅鸣: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前几天,我们到周口内河航运发展的第一线,一路看了周口港繁忙的作业区,也感受到益海嘉里这样依托港口优势布局的龙头企业的活力。周口作为河南及淮河流域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对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怎样的启示?河南在推动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马健:周口地理位置优越,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沙颍河“一河穿城”,前不久成功入选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作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周口港,是河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为我省高效便捷链接和融入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积极推进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拓展国内外物流通道,持续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

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血脉经络。我们将不断完善交通骨干运输通道,深入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加速构建“一枢多支”现代化机场群,推动高铁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加快公路扩容改造。推动现代物流降本增效,开展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跨行业、跨环节物流标准协同衔接,大力发展公水联运和铁水联运,积极创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刘雅鸣: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其中“统一市场基础制度”作为首要任务,凸显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河南在推进这项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

马健:制度规则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没有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运行就缺乏一致的行为准则。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完善四个方面的制度:

一是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健全统一规范的涉产权纠纷案件执法司法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作保护“绿色通道”,加快全国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建设。

二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

三是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会审、举报处理、抽查等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审查工作机制,持续纠正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妨碍要素平等获取等不公平做法。

四是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信用评价、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制度,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河南建设。

刘雅鸣: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应有之义。下一步,河南如何通过扩大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马健: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的国内大市场。我们将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让“货通全国”与“买卖全球”比翼齐飞。

一方面,深化对内开放合作。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探索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向东融入长三角地区和深化豫鲁合作,对接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向南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向西联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对口支援和豫新合作。

另一方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系统推动“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建设,深化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等“双枢纽”合作,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郑州航空港四港联动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

今年上半年

●周口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751.8万吨、同比增长55.5%

●集装箱吞吐量近10万标箱、同比增长46.8%

2024年

●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省内河货运量的87%

●集装箱16.3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0%以上

周口港“跑”得有多快?

忙碌日常就是答案

●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日夜穿梭

●14条国际水运集装箱接力航线全球通达

●20多个国家、全国10多个省份的40余个品种货物在此集散

相关文章: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①07-14

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07-14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 营造优良发展环境07-12

串联亚洲多个港口,厦门港启用新航线07-11

豫北医学院:中外学子用脚步丈量河南文化07-09

哈尔滨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06-24

AI解锁丰收密码丨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 干旱时也能实现高效灌溉06-15

内蒙古自治区多措并举助推邮政快递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