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统溪河镇学校开学第一课:稻田里的“自然课堂”与劳动教育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0:31:00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记者 龙欢)正值秋季开学之际,我县统溪河镇学校以“捉稻花鱼”为纽带,将课堂搬进稻田,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捉稻花鱼”活动,引导师生走出校外,体验户外乐趣,这一结合当地农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既让学生体验了农耕文化,也通过劳动教育传递了“知行合一”的成长理念。

稻花鱼是溆浦县传统稻田养殖的特色鱼类,此时正值水稻成熟前期,稻田水质清澈,鱼群活跃。学生们在老师和农民的指导下,赤脚走进稻田,学习辨识鱼群踪迹、使用传统工具捕鱼,亲身感受“稻鱼共生”的生态智慧。

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各班学生欢呼雀跃、满心欢喜,纷纷拿起鱼篓、水桶前往学校打造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赤足踏入微凉的田水,在软暖的泥土中摸索,过程充满童趣与挑战,在捕鱼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捕鱼现场气氛热闹非凡,岸上的欢呼声、鱼塘里的惊呼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充满欢乐和激情的水上“音乐派对”,令人身心愉悦、沉浸其中。

“学校这次组织的抓鱼活动,是把课堂搬到自然的奇妙体验,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远比抓到鱼更珍贵的东西,这是我最难忘的开学第一课。”学生向晨曦开心地说道。

现场绘画

此外,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艺术表现力,学校还同步开展了以“劳动教育 丰收的喜悦”为主题的演讲、绘画、书法、写作比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次活动,学子们释放了压力,放松了心情,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在泥土与稻花香中收获知识、快乐与对自然的敬畏。

美术教师周昉表示,比起教孩子“画得像”,更希望他们在稻田边听水声、闻稻香、亲自感受农耕里的生机,让画作里藏着自己真实的田间记忆。“

近年来,我县持续推动“农耕文化进校园”,此次“捉稻花鱼”活动既是开学季的特色教育体现,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农教”融合的生动缩影。统溪河镇学校始终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鼓励每位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在实践中全面发展。该校依托农村因地制宜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大力开发种植养殖等多项校本课程,为学生开辟了面积7亩的劳动实践基地,多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取得显著育人成效,2025年上半年被评为“县劳动教育实验校”荣誉称号。校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以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为核心,开展水稻秋收等特色课程,让劳动教育真正“接地气、有生气”。

相关文章:

统溪河镇学校开学第一课:稻田里的“自然课堂”与劳动教育实践09-01

县域高中的孩子们有好消息!国务院常务会最新部署08-30

即将施行!第一条就能帮你省钱08-29

县域“小循环”变市域“大统筹”08-26

美媒:逾6000名赴美学生签证被撤销08-20

最新,火车学生票优惠新政08-15

重庆两江新区:趣味挑战不停歇,垃圾分类强意识08-12

兰州今年中小学暑假开学时间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