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蓉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一场跨越80载的盛大阅兵仪式,既是新时代强军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情回望,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的生动实践。
80年前,抗战将士握持的武器多是战场缴获,国防工业几近空白;如今,“中国制造”装备已成为强军底气。1956年,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列装,结束了轻武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是对“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教训的深刻回应;1984年,东风-5洲际导弹横空出世,让中国拥有战略威慑能力,延续了抗战时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骨气;2019年,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亮相,其乘波体弹头设计引领世界潮流。今年,国产新型装备再度惊艳世界,从“制造”到“创造”,从“引进”到“引领”,每一步都在诠释“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的真理,每一次跨越都在践行“把强军事业推向前进”的誓言,让抗战先辈“建设强大国防”的夙愿照进现实。
从抗战时期的“汉阳造”到如今的智能狙击步枪,从当年的“徒步机动”到现在的机械化集群投送,装备迭代重塑了战场图景,但军队的精神底色、那份融入血脉的“不变之心”从未改变。无论手中器械如何升级,“立正”时挺直的脊梁,一如抗战将士守卫阵地时的坚定;无论机动方式怎样革新,“齐步走”后“走百步不差分毫,走百米不差分秒”的整齐,恰似当年“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作风。那一声声铿锵的“一二一”,是刻在军人血脉里的纪律符号,更是对“军民团结如一人”抗战精神的传承;那一排排如青松般的阵列,不只是视觉上的规整,更是这支队伍“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精神缩影。装备会随时代更新,可融入灵魂的“整齐划一”、那份“为人民扛枪”的不变之心,永远是人民军队从抗战走向未来的鲜明底色。
阅兵场上的“整齐划一”,是军队纪律与抗战精神中“不变之心”的直观呈现;广大干部队伍里的“步调一致”,则是对初心使命与抗战精神中“不变之心”的接续践行。80年前,抗战军民坚守“为民族解放而战”的信念;如今,广大干部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到钉钉子精神的实干要求,从抗战时期“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作风,到当下“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为民造福”的不变之心从未改变。
广大干部当共同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在“步调一致”中凝聚强大合力,把抗战精神融入履职尽责:面对复杂形势,要如抗战先辈般站稳立场、保持清醒;面对急难险重,要传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勇气,主动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时,要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解决急难愁盼,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摒弃“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合力。
相关文章:
深悟伟大抗战精神 背后的不变之心09-06
科技范儿:智慧赋能 闪耀未来08-30
“一医一史”护桑榆 “一动一静”守健康——广西军区桂林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医史结合”创新服务老干部纪实08-28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进行时(一):一座车间里的产业协同创新08-26
纪念馆里的烽火岁月(三)08-17
东皋沂评 |正直之光 照亮临沂——沂蒙精神的新时代诠释08-13
构筑工业服务体系 激活产业发展动能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