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8月28日,一封署名为“追觅汽车团队”的信件在网络流传。在信中,追觅科技正式官宣将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追觅科技方面在信中表示,公司始终定位高端,坚持价值超越价格,是极少数能在每一个进入的市场都迅速跻身顶端的中国品牌。“因此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苹果’。当前行业竞争已进入全方位多维度的高强度对抗,不仅比拼技术创新与迭代速度,更考验体系能力、供应链整合、品牌定位与全球市场洞察。造车,是工业的王冠、技术的终极战场,也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远征。”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追觅科技方面求证,追觅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包括高合汽车、爱驰汽车、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品牌已相继退场。为何追觅科技选择在此时造车?追觅科技方面对此作出解释: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全球化浪潮加速的背景下,真正能在国际层面树立认知的中国豪华品牌仍屈指可数。
“在这一稀缺窗口期中,公司看到了机遇,依托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全球渠道与品牌认知,实现从‘智能家电’到‘超豪华电动车’的战略跨越。”追觅科技方面表示,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
追觅科技方面也从技术、供应链与制造落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身的造车优势。记者注意到,在技术层面,追觅科技自主研发的20万转以上超高速马达已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智能清洁等产品线。“该技术体系可服务于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系统,尤其是大功率、高转速电机设计与管理经验,对打造超跑级动力总成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高速马达技术,追觅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同时,追觅科技方面表示,在智能感知与AI算法方面的视觉识别、场景建模、自主路径规划等技术已在服务机器人中实现商用,这可用于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ADAS)及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的研发。“公司迄今累计申请的6379项专利中,约45%为发明专利,多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
在供应链与制造落地方面,追觅科技方面则表示,依托成熟的汽车生产制造产业链,将在电池系统、电控单元和智能驾驶芯片等关键环节与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度协作。“同时,公司从整车制造领域引进了多名高管,涵盖研发、量产与品控等多个环节,初步形成‘智能硬件敏捷开发+汽车级系统工程’的双重能力体系。”
据本报此前报道,追觅科技实控人俞浩于今年1月已经在上海建立了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并且第一款产品定位大型增程式豪华SUV已进入样车阶段。
今年3月,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公示也披露出该项目的一些信息。根据公示,该项目建筑总面积达到36.6449万平方米,超过了宁德时代地块和特斯拉储能工厂地块面积。
追觅方面表示,公司将长期坚定布局汽车产业,在坚持高性能、智能化与豪华质感的产品理念下,持续加码研发与创新,成为全球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新标杆。
“未来,公司会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深度合作,将利用在产品定义上的优势,提供核心技术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追觅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在跨领域技术整合方面的优势,积极依托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与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合作。“通过聚焦技术创新与资源高效整合,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和供应链体系的精准把控。有效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将核心资源集中用于突破技术瓶颈和提升产品体验,从而系统构建起可持续的长期竞争力。”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
日本无权说三道四08-28
白山松水好“风光”08-28
中孚信息: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强解除留置08-27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提质焕“新”!我国能源转型“逐绿”前行08-27
海报时评丨“链”式崛起,驶向未来08-27
盐碱地成了丰收地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