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莱西大板栗”“莱西香菇”“龙泉鸡蛋”“古岘蘑菇”等4个产品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
“加上这次认证的两个产品,我们镇上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了4个”,院上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于昊洋向记者介绍,“有了国字号认证的加持,对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消费认可度有很大的帮助,产品更好卖了,也能卖上好价钱了”。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行动专项方案》提出,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名特优新农产品正式入列新农产品“三品一标”,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又一块国字号“金招牌”。
近年来,青岛市创新抓实资源调查摸家底、公益检测惠民助农、宣传推介育品牌、证后监管强信誉等措施举措,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动优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3个,涵盖主要生产经营主体247家,认证面积超100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613.8亿元,连续六年进入全国“十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位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1位,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城市。
莱西大板栗:青山绿水,“栗栗”生金
莱西大板栗种植历史已逾百年,主产区位于大沽河畔,种植面积超2500亩。以绿色生态种植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协同模式,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治及智能滴灌技术,实现土壤改良与病虫害精准防控,板栗优质果率提升至90%以上;通过发展深加工产业,如板栗酒、板栗仁等,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大板栗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生态金果”。

莱西香菇:智慧赋能,品质领“鲜”
莱西香菇依托“菌种研发—智慧生产—有机种植—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追溯,标准化水平居行业前列,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科学、精准、统一,确保每一朵香菇品质如一,赋予产品无可复制的竞争力。投资5亿元建成智慧菌包工厂,年产智慧菌包3000万余包,鲜菇2万余吨。搭建的全球营销网络将深加工产品香菇脆等销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获得欧盟及美国有机认证、GGAP认证。
龙泉鸡蛋:“金蛋蛋” 敲开致富门
龙泉鸡蛋主产区位于即墨龙泉、龙山街道,30 余亩现代化养殖基地内,11万羽蛋鸡以科技赋能开启 “致富密码”。基地引入先进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蛋鸡的喂养、饮水、防疫、消毒、粪便处理、鸡蛋收集、包装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先进的管理技术,科学饲料配方,搭配净化地下水和益生菌,全方位提升鸡蛋营养品质。当地通过组建合作社、设立价格保险,帮助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获 “青岛市蛋鸡业协会秘书长单位”“山东省规模化蛋鸡场 TOP30”等荣誉。
古岘蘑菇:谱写现代农业“菇”事新篇
古岘蘑菇依托暖温带黄金气候与智能种植技术,创新“蓝光诱导+立体栽培”模式,每平方米种植密度达120菌棒,实现年产5000余吨。标准化生产链从柞木屑“黄金配方”到121℃高压灭菌,品质把控严苛,粗多糖、膳食纤维等品质指标优势明显。聚力打造“朱村思菇香”品牌,借助电商平台畅销全国。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品牌升级,古岘镇以“一朵菇”激活产业链,成为乡村共富的鲜活样板。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滕丹宁 通讯员 吴燕
相关文章:
晚AI大众|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将推广应用;外交部回应美政府拿哈佛开刀05-23
+4!青岛“国字号”农产品再上新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05-23
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05-11
开通三条冷链专线!顺丰助力滨州“阳信牛肉”直达全国餐桌05-09
李干杰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05-08
“群星高照”——群文摄影家百人联展全国巡展(青海站)开展04-30